安平景點介紹
安平樹屋:
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,推測最早興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,日治時期為辦公室與倉庫。
台灣光復後,台鹽也曾經將其做為倉庫之用,當時老榕樹便已伸進倉庫屋內,後來製鹽工業逐漸末落,後來再度荒廢,,任由多株百年老榕樹盤根錯節隨意生長,民國七十年旁邊德記洋行整修時,並未整修倉庫區,經過近一甲子造成整個倉庫皆為榕樹融為一體,如今經過整理與規劃的樹屋已成為人氣景點。
德記洋行:
清豐咸八年1858年,鴉片戰爭後,中國和英國簽訂天津條約,清廷准許開台灣安平及淡水為通商口岸,之後外國傳教士和商人陸續來安平,興建教堂及洋館。
1867年,英國商人來安平租屋,租借英國駐安平領事館,興建洋房.倉庫成立德記洋行,其主要是出口糖、樟腦與茶葉,並輸入鴉片。
日本統治台灣後,安平港的商業地位逐漸沒落,洋行被日本的商人排擠被迫結束營業,後被日本政府改設為鹽業公賣所。
洋行的樓梯設在正中央,室內的走道都在中間,內部有很多隔間。樓上是洋行辦公處,樓下是員工宿舍,後面有個倉庫,四周有很長的走廊。
西方人在台灣建的房舍中,大多會採拱廊模式,以避免雨水和日曬,因此拱圈成為建築上的重要元素。
安平古堡 :
安平古堡建於1624年,是荷蘭人所建造,一開始叫做奧倫治城 ,後來改叫做熱蘭遮城。
一般遊客會誤以為園區中尖形高塔為古蹟,其實不是,高塔為日治時代所建,真正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者為台灣城殘跡。
西元1661年鄭成功領台後改名為安平,因此熱蘭遮城也稱為台灣城、王城、安平城,改建後叫做安平古堡直到現在。
安平古堡的設計和功能性:
是十七世紀的西式城堡,城堡特色是稜角形,和周圍的稜形砲臺為一種防禦性的建築,裡面的武器以砲臺 瑟槍為主,熱蘭遮城城牆用紅磚和紅毛土砌成,磚造技術是當時台灣建築的開端。
安平古堡一小砲臺:
安平小砲臺是國家三級古蹟。在西元1840年,中英鴉片戰爭。台灣人姚瑩建議在全台17處港口興建砲臺。安平小砲臺就是其中一座砲臺,用以阻擋敵人的船,現在所看到的砲臺形貌,是台南市政府在民國83年修復完成的,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中國舊式砲台,在億載金城建造完成前,是安平地區西南海最重要防禦的堡壘。
內城半圓堡壁古井:
荷蘭建造,主要分兩層,是可以和赤崁樓相通的一條地道。
安平古堡一永漢民藝館:
永漢民藝館在安平古堡的右邊,原來的名稱是稅務司公館遺址,後改為永漢民藝館,館內收藏了許多早期台灣民間藝品和生活器物,其中以明清及晚期的漢族先民器物較多,原住民文物也有收藏在內,包括各式出土陶石、原住民的琉璃珠、車輪板、長袍馬褂、木偶、漁獵用具,是安平區內的民俗博物館。
安平古堡一鄭成功石像:
鄭成功攻下安平古堡後,為紀念他的事蹟,後人就在安平古堡建造了鄭成功石像,現在成為著名拍照景點。
安平開臺天后宮:
安平天后宮,又稱為「媽祖宮」、「安平廟」。有開臺天后宮之稱,當時延平郡王鄭成功自福建用來做為保護軍隊。甲午戰敗,台灣割讓日本,日本的軍隊在廟中殺了清朝軍兵約50人,並將屍體埋在廟後面的空地;所以當地居民從此不敢進去廟裡拜拜。之後日本人設立安平公校,原開台天后宮便當作教室使用,再將媽祖與各個神像分別寄放在安平各廟,直到後來新廟的完成。
開台天后宮習俗-做十六歲:
做十六歲活動是來自於拜契習俗,是為了祈求小孩平安成長,小時到安平開臺天后宮拜契,祈求媽祖收為乾兒子乾女兒,之後每年的年節或媽祖生日都要回天后宮拜拜,感謝媽祖的保佑,滿十六歲後即為成年,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天后宮前會搭設鳥母宮,舉辦成年禮活動,讓契子們參與,慶祝與感謝媽祖的保佑成年。
安平老街:
安平老街又稱為延平老街,臺灣街或石板街,在安平古堡的附近,三百年前由荷蘭人所建,為臺灣第一條街道,因此又稱臺灣第一街。在17世紀時貿易商行,來自歐亞的各色商人來來往往,是明末清初全臺最熱鬧的街道。
安平老街-棺材板由來:
有位叫做許六一的日本軍伕做點心給他的教授吃,想到以西式酥盒的做法,變化成雞肝加墨魚,教授吃過覺得好吃。因為這道點心名字很長不好記,所以教授開玩笑說,點心中央挖空,內裝雞肝,模樣很像棺板,就叫它「棺材板」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