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回顧
台南安平為臺灣最早開發的區域,最早在明朝天啟四年(1624年)佔據澎湖的荷蘭人被明朝官兵驅趕,而東退至大員,1630年荷蘭人為了能永久經營臺灣,於是建築『奧倫治城』後改為熱蘭遮城,做為防禦。
1661 年初鄭成功打敗荷蘭,統治期間將大員改為安平,鼓勵外商來到台灣貿易。
167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安平設立商管。
1683年中國將台灣納入版圖於是安平成為和中國主要的貿易港口。
新安平和舊安平
舊安平:
目前大家所稱的安平是指舊安平老聚落區域,為臺灣最早開發的區域,有許多古蹟是臺南熱門的觀光區。
新安平:
是指舊安平聚落與漁光島以外,後來因臺江內海淤積填土造陸並經市地重劃的區域,在台南一般稱為「五期重劃區」。
安平名稱的轉變
台南安平古名又稱一鯤鯓,往南分別為二鯤鯓(現今億載金城)、三鯤鯓、四鯤鯓(南區鯤鯓)、五鯤鯓、六鯤鯓、七鯤鯓等7個沙洲島。
三國時代稱台南安平地區為『爽洲』.隋、元時稱為『琉球』.明代稱為『東番』.『臺灣』及『北港』.荷蘭統治時代稱『大員』。
安平名字由來有兩種說法:
1.鄭成功在登陸打敗荷蘭人之後,因為懷念故居,所以將此地的原名「一鯤身」改名為「安平」。
2.本地以前為台灣南邊的第一良港,船隻出入平穩安定,所以叫「安平」。
安平的地形變遷
安平族群變遷
安平的文化
劍獅文化:是1661 年鄭成功攻台時,為了抵擋荷蘭人的火藥,在藤製的盾牌外層,再加鐵板讓防禦力升級,同時為達氣勢之威,於鍛造鐵盾牌時,鑄有兇猛獅面圖騰的裝飾藝術 ,就讓荷蘭人踢到鐵板了,一般安放在大門或正廳間的中庭,作用為鎮宅避邪及化解路沖。因為獅子為萬獸之王,所以設置口含利劍的獅頭可鎮邪安宅、趨吉避兇。
安平飲食文化
從明鄭時期起融入閩南、荷蘭、日本口味、及台灣原住民飲食融合成台南在地小吃的新口味最具代表性,就屬已有116年歷史的度小月擔子面,以豬腿肉製成肉燥和於麵上,配以蝦湯、蒜泥、黑醋、香菜等,製成香味撲鼻,膾炙人口的擔仔麵。
安平現在的樣貌
現在的安平成為台南一個重要的觀光地區,也發展出許多特色的景點,例如:安平樹屋.安平古堡.安平劍獅埕.安平運河博物館.安平開台天后宮……等。
除了特色景點以外在安平老街上也有許多特色的小吃,例如:擔子麵.棺材板.蝦捲.蝦餅....等。
留言列表